此前正值北方冬小麥大規模機收時期,但是卻因一場大范圍持續陰雨天氣,徹底打亂了小麥收割的節奏,導致局部麥田倒伏或被淹、部分成熟小麥發芽霉變。但是在政府部門協調下各省已經開始南北調劑、全天開機,進行搶收搶烘,確保小麥顆粒歸倉。小麥收完后,夏玉米種植也開始了,我們根據岳西縣農業農村局官網發布的技術指導,整理出了4點夏玉米播種技術供大家參考!
近年來極端天氣發生的越來越頻繁,所以建議大家在玉米播種前,將玉米選種、整地施肥、播種要求、田間管理等方面工作要做到位,可以有效避免后期極端天氣給大家帶來減產等損失!
一、品種選擇
選用國家審定的穩產多抗、適宜當地種植的玉米品種,畝產量達到500公斤以上,南方銹病達到中抗及以上水平,夏播生育期100天左右的玉米種。
二、整地施肥
播種前要精細整地,耕平耙勻,土壤達到深、松、細、軟的標準,然后開溝作畦,畦寬1.2-1.4m。
目標產量450-600公斤,應畝施氮肥(N)11~14公斤,磷肥(P2O5)4~6公斤,鉀肥(K2O)4~6公斤,硫酸鋅1公斤;或配方肥(20-10-10)每畝施用50公斤+尿素5公斤。
一般畝施腐熟有機肥500-1000公斤,原則上40%的氮肥和全部有機肥、磷鉀肥、鋅肥作基肥,結合整地一次施入;如播種使用穴播,種肥必須分離。農極客建議大家也可以每畝地增施農拾五億菌劑25kg一袋,能夠凈化土壤環境,促進根系生長,減少病蟲害的發生,提升玉米的品質和產量。
三、播種要求
當地溫穩定通過10℃時即可播種。根據品種特性,中等肥力以上地塊,畝種植3500-4000株左右,可采用行距60厘米、株距32厘米左右(1尺)或行距50厘米、株距32厘米左右(1尺)種植。直播畝用種量約1.5-2公斤,每穴播1~2粒,播種深度4~6厘米,播后蓋土。
四、田間管理
1.化學除草。玉米播后苗前選用精異丙甲草胺、二甲戊靈、乙草胺等除草劑,均勻噴灑地面進行封閉除草。玉米3~5葉期,根據田間草相,選擇煙嘧磺隆、硝磺草酮、 苯唑草酮、莠去津、氯氟吡氧乙酸等除草劑,均勻噴霧防除雜草。
2.查苗定苗。出苗后,應及時查苗補苗;當幼苗3~4片葉時間苗,4~5片葉時定苗。間定苗的原則是除大、除小、留中間,以保證全田幼苗均勻一致。
3.施肥中耕。40%的氮肥在小喇叭口10片葉前追施,剩余20%的氮肥于大喇叭口期前追施;定苗后及時淺中耕松土。
4.科學管水。玉米是需水較多的作物,怕旱又怕澇。苗期拔節期應保持土壤濕潤,切忌漬水或受淹,否則易發“水黃”而影響植株正常生長。
拔節到抽雄期,是玉米生長最旺盛的時期,要及時澆(灌)水,保持土面不干。吐絲開花期,玉米需水達到最高峰,此時田間應保持濕潤,做到速灌速排,要求土壤含水量達田間持水量80%,特別在抽雄前10天和后10天不能缺水。
5.防治病蟲害。實施“一包一封一噴”夏玉米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技術。即:采用玉米種子包衣、封閉化學除草、心葉末期噴霧綜合防治技術,實現農藥減量控害。
播前種子藥劑處理。采用含有咯菌腈、苯醚甲環唑、精甲霜靈的殺菌劑及噻蟲嗪等新煙堿類殺蟲劑與氯蟲苯甲酰胺、溴氰蟲酰胺或丁硫克百威復配的種子處理劑拌種或包衣。
在玉米小喇叭口期至心葉末期,根據田間病蟲害發生情況,采用植保無人機等進行葉片噴霧防治成株期病蟲害。
選用氯蟲苯甲酰胺、甲維鹽等化學藥劑或蘇云金芽孢桿菌、金龜子綠僵菌、白僵菌、核型多角體病毒、短穩桿菌等生物制劑,混配苯醚甲環唑、丙環唑等,可有效防治玉米成株期草地貪夜蛾、玉米螟和南方銹病。
以上就是2023年夏玉米播種的幾個技術要點,希望大家都能豐產豐收。最后再提醒一下為了減少后期的病害,減少不必要的損失,前期工作一定要做到位!關注農極客,讓農資用對用好。